在電力、交通、海洋工程及文物保護等領域,金屬材料長期暴露于復雜大氣環境中,易受溫濕度、鹽霧、SO2、NO2等因子侵蝕而發生腐蝕。大氣環境腐蝕監測儀作為智能預警系統,可實時量化腐蝕速率與環境脅迫因子,為設施壽命評估與防護決策提供數據支撐。
大氣環境腐蝕監測儀的精準性能源于多個功能模塊協同集成。

1、腐蝕傳感單元
核心采用電阻探針(ER)或電化學噪聲(EN)傳感器:
ER探針:由與被測結構同材質的金屬絲制成,腐蝕導致截面積減小、電阻增大,通過高精度電橋電路換算為瞬時腐蝕深度(分辨率可達0.1μm);
電化學探針:模擬金屬/電解質界面,實時監測腐蝕電流與電位波動,適用于早期微腐蝕識別。
部分型號集成多材質探針(碳鋼、銅、鋅),實現多金屬同步監測。
2、環境參數采集模塊
集成高精度傳感器陣列,同步記錄:
溫濕度(±0.5℃,±2%RH);
大氣污染物(SO2、NO2、O2,ppb級);
氯離子沉降率(通過濕沉降收集器+電導率換算);
雨水pH值與電導率。
數據與腐蝕速率關聯分析,揭示主導腐蝕因子。
3、數據采集與處理系統
內置低功耗ARM處理器,運行嵌入式算法:
自動補償溫度對電阻測量的影響;
識別干/濕交替周期,計算“有效腐蝕時間”;
支持LoRa/NB-IoT/4G無線傳輸,實現遠程監控;
存儲容量≥1年數據,斷電不丟失。
4、防護外殼與安裝結構
外殼采用IP66級鋁合金或工程塑料,耐紫外線、抗鹽霧腐蝕;
探針倉設計為可更換式,便于現場維護;
支持桿裝、壁掛或塔架安裝,適應海邊、工業區、高原等環境。
5、供電與能源管理
標配太陽能+鋰電池供電系統(12V/20Ah),陰雨天可持續工作15天以上;
具備低電壓保護與能耗優化模式,確保全年無休監測。